第(1/3)页 自东晋初期,大族南迁,士族门阀观念到达顶峰,为代表的的便是“王,谢,庾,恒。” 被列为当世超一流门阀,至东晋末期,门阀势力虽然被低级士族有所冲击,但势力依旧不可小觑。 朝廷“三公”之位,必为门阀高第所出。 可以说,门阀基本垄断了上层阶级,垄断了书本知识,垄断了人才晋升的通道。 所以,在一个获取知识极其苦难的时期,王肃的一首应景诗,不言而喻,便可证明其身份十之八九。 另外,王肃在九华台上,乃是一身武将装饰。 须知,东晋有一个传统,便是“重文轻武。” 门阀之后,一般都是从文,即使不从文,乃是碌碌无为之辈,也可靠通过士族举荐,轻松获得一官半职。 王肃出自太原王氏一脉,其父为王愔之,祖父是王恭,东晋后期名臣,掌握北府兵,欲起兵剪除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之势力,不料刘牢之叛变,遂被杀。 王恭兵败,司马道子欲清缴其子辈,幸得太原王氏王导一脉庇护以及舅舅谢晦帮衬,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东晋攻打后秦,谢晦崭露头角,时任从事中郎,后刘寄奴建宋国,谢晦任宋国右卫将军,加授侍中,得知外甥王肃有从军之意,便安排到了洛阳。 相较于文名,王肃毅然从军入伍这件事,更使得其名远扬,为士族所知,其中不乏许多以此为耻者。 自桃山一别,已经多去数日,这期间,王肃将这具躯体的仔细记忆整理了一番,也对当前的处境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 现在是东晋末期,后秦已破,黄河以北,北魏崛起,黄河以南再次归晋,距离刘寄奴建宋为时不远。 洛阳此时归东晋,等到刘寄奴去世,北魏趁机南渡黄河,洛阳会再次失守,所以至少几年内,洛阳无恙。 所以,王肃现在唯一要做的便是接近谢华容,了解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到底是被哪个男人辜负了,以至于写下“杀尽天下负心人”的词句来。 有了三次相识,又解除了误会,虽说王肃现在混了个脸熟,但远远算不上有交情,还需进一步接洽才成。 然而,问题就出现了,这个时代,虽说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但远远没到达男女可以随意见面的地方,更别说谢华容还是个未出阁女子。 距离三月三,桃山相见已经过去了好几天,王肃一直在想办法,多了解一些关于谢华容的信息,终未能有所获。 正当王肃为此事烦恼时,一个点子在脑中横生,遇事不决,当主动出击,寻求机遇。 留守在洛阳的这一支陈郡谢氏,乃是谢弈谢玄一脉,王肃母亲谢月镜是谢安一脉,如果攀交情的话,虽说早就出了五服,但理应是王肃的表舅。 按理说,表外甥到了洛阳,上门拜见一下远房表舅,好像也能说的过去。 ...... 洛阳城残败,人烟稀少,繁华不在,从谢府就能看出来,已然没有了士族豪门的风采。 围墙斑驳,御宅镇兽黯淡无光,门前递客年迈,门前石经久未修。 王肃特意换了一身士子服,拎了一些礼品,赶了个早,登门拜访。 来迎接王肃的是谢家之子名记,束发华服,颇显文人风采,倒是对王肃的到来,显得有些惊讶。 “王兄,怎的来也不打声招呼?”谢记款款来迎,对于王肃的名字,那是早就悉之。 “呃!”王肃愣了一下,倒是忘了投拜名帖了,赶忙找了个理由,抱拳道:“谢兄,抱歉,军中事物繁忙,一时忘记了。” “哈哈......小事,小事,快随我来!”谢记却是不介意,领着王肃往里走。 穿过中亭,来到一个花园,中有一个亭子,周边植有绿竹,有水环绕,水中有几尾游鱼路过,水边有石块,石块上栖息着两只大白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