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 章-《质女》


    第(3/3)页

    几日后,暗探的消息终于传回。

    原来凤离梧派使者邀魏王相聚,说在齐魏边境的一座小城附近发现了金矿,需要双方协商如何开采和分配的事宜,地点就定在这座小城。

    魏国的几位贤臣认为齐王受伤,凤离梧此时正应筹划如何成王,哪里有闲暇顾及金矿,此事有诈,皆劝魏王不要与会。魏王虽然有些疑虑,但一则贪心金矿,二则又怕若是不去惹恼了凤离梧,给了齐国攻打的借口。思来想去,抱着侥幸魏王终是去了小城赴凤离梧之约。

    结果一到小城,魏王和随行的几位大臣便被齐国捉住,送到洛安。

    捉到魏王后,凤离梧立刻派兵攻打魏国。那修建的运河,此时简直成了运兵布阵的法宝。大齐的精兵猛将一夜之间,便星罗密布在了魏国的都城四周。

    魏王被擒,都城被包围得水泄不通,朝中几位大臣又互相推诿谁也不愿带头抵挡齐国,于是齐国大兵长驱直入,顺利地占领魏国都城。

    占领魏国后,凤离梧以病危的端庆帝的名义,补发了本该在战前宣读的讨伐诏书。

    诏书里痛陈了魏王的几大罪状:一不恤民力,不顾民生。魏王即位十年间建园林五处,行宫七座,致使徭役泛滥,民生凋敝。二堵塞言路。有谏官三人劝谏魏王息徭役,减赋税,使百姓修养,积蓄国力,然魏王不听劝谏,一人免官,二人下狱,使百官敢怒而不敢言。三与民争利,贪得无厌。齐魏唇齿之国,比肩而立。商贾往来,儒生拜师,络绎不绝。道阻且长,快则五日,慢则十夕,百姓苦于路也。齐王怜之,开凿运河,朝发夕至。然魏王截留粮饷,实为不齿。更有魏国李家子,因魏王克扣粮饷,父兄妻儿皆亡,遂告魏王于齐国。齐王体天心,察民意,讨无道,特诏告天下。

    文绉绉的一堆,大概的意思是魏王暴虐,人又贪财,贪墨了大齐修建运河的大笔银两。

    大齐忍无可忍,便要解救魏国庶民于水火,顺便弄回了自己金。

    这般言辞凿凿的讨伐诏书,不是一般的厚脸皮能写出来的。

    姜秀润听着那遣词用句,有才子季秉林的味道。

    凤离梧借了卧病的端庆帝的名义吞并了魏国,壮大了国力,震慑了内外后,终于顺理成章登基为帝。

    此事一出,震动了其余诸国,会盟商讨对策迫在眉睫。

    波国将此次会盟地点定在了梅城。民间素有西北看波国,波国看梅城的说法。

    说的是波国在西北诸小国中气候和土地最好,粮食产出最多。而在波国中又是梅城最好。梅城在波国首都仰城东边百里处,城中有些名气的泉水有数十处,无名小泉更是上百,有泉城之称,是波国最为富饶之地。

    为了此次会盟,波国除了临时征用一些豪富之家的房产,另外建了数处住所招待会盟诸国。到了会盟那一日,西北边陲诸多小国的国君先后到达。

    波王的脸上大大有光,只是奉了父王旨意,跟着同来的姜秀润坐在马车里往外望去的时候,却暗自皱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