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该出发了-《我是董卓之子》
第(2/3)页
再说,杨修若随军,他敢有异动,那是要抄家灭族的,杨彪还在朝堂。
只是他却想不明白公子这是何意,若是连一直跟着董杭的何平都不知道的话,那真的没有谁能够了解董杭此举是什么意思。
就包括如今的校事府大统领杨书,杨书也真是跟着董杭锻炼出来了,现在杨书的身上,哪还有纨绔子弟的样子。
他已经上升为一个政客,校事府就是监察百官,从中筛选出一切不利于董杭之事,而他现在考虑问题,都在围绕着利与弊。
只不过,他也看不懂,杨修才智逼人,可有时候这才智是会掉脑袋的。
“公子是要用离间计!”
董杭转头,笑道:“杨修虽是杨彪外甥,可我还不至于押上杨修的命,我此举,是为了以后,只是你们现在还不明白。”
我能告诉你们天下三分,一统归晋吗?
那个司马懿,得要有人盯着他,杨修就很不错,就先培养培养吧。
何平和杨书都不再提此事了……
“怎么样,最近长安无事吧。”董杭笑着问道。
“无事,天下人现在的目光,都在盯着黑山军呢,坐观公子、曹操、袁绍三家和黑山军的成败。而公子二处分兵,尚且打的袁术头疼,天下……”
“这天下还乱着呢。”董杭笑道,我们这些好兄弟,何时也要说捧人的话。
看来,何平也被自己带出来了,都成职业习惯了。
“还有何事?”
杨书直接奉上一卷竹简,那是益州的奏报。
董杭扫视几眼,刘璋开始清除他爹刘焉一手提拨起来的人吗?这是好事啊。
这样一来,张鲁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他只能求朝廷了。
“乱吧,越乱越好,我这还顾不上他。”董杭合上竹简,又递还给了杨书。
三人这才出宫,嗯,董杭觉得他即回来了,来长安城转转。
杨府,由宦官前来宣旨,以天子的名义下诏,你不接那就是抗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