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们就是置大汉安危于不顾,擅起兵戈。 “禀陛下,两位相国,袁术和陶谦,可真是在坏我大汉的天下,其心可诛。”有朝臣出列。 “不错,袁术和陶谦真小人也。” …… 董杭和王允并不说话,就听大家说呢,而这说话,就要名正言顺。 “禀陛下,两位相国,我陈兵河东郡,得知此事,马上请虎符调驻洛阳的樊稠部和张济部,我们在界亭分兵,分别进击袁术和陶谦。现在,兖州之战已结束,而豫州之战,自斩袁术大将刘勋雷薄后,我军士气大振。” “爱卿在前线受累了。”小皇帝终于说了一句。 “能为陛下扫清外患,臣义不容辞。”董杭一拜。 其实小皇帝又怎么会不明白,长安之外,群雄割据,而遍观朝堂,当年那平黄巾军的皇甫嵩都病逝了。 有谁能为大汉平外患,小皇帝从每个人的身上扫过,可是这目光最后还是定格在董杭的身上。 就算其他人想带兵,董家是不会给任何人机会的,惟有董杭,他带兵连董卓都不会反对。 没有人怀疑董杭带兵的能力,从他开始打长安周边的残军开始,到平西凉,豫州首战就斩袁术的两位上将。 这带兵的能力,就连王允都在称道,可惜,他是董家的人啊。 “爱卿劳苦功高,待卿得胜回朝之日,凡有一切要求,朕全都照准。” 所有明眼人都能看出,敢不准吗? 董家一手遮天,董杭更是天纵奇才。 董卓那个高兴啊,这就是自己的儿子。 “陛下,董相,即然曹操有大功于朝,若让曹操入京,兖豫二州尽归于王化,且以曹操的才能,定能和大将军一起,复我大汉江山。”王允说道。 “准。”董卓这几日咬着就是不松口,这次终于松口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