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我是董卓之子》


    第(3/3)页

    “只是不知道,将来若是敌对的话……”

    最后一句,似乎谁也没有听清楚……

    “出发!”宋宪传达着董杭的军令!

    大军缓行,保持着压迫马超逃亡的姿态,却追而不攻!

    “传命,每日昼行夜伏,入夜就扎营!”

    “是,大都督!”

    董杭才不急呢……

    十日后,长安!

    人未押到,但大胜的消息已经传回来了,朝堂之上,董卓扬眉吐气,让那些准备看笑话的百官公卿全都不敢吭声!

    “禀陛下,相国,凉州城已破,西凉之地已尽归王化,马腾被押,马腾之子马超领着千骑逃亡,大都督现在正引军追击!”

    “他现在到哪儿了?”

    “禀相国,大都督已从金城入南安,走的是南安道。”

    “好!”

    “相国,大都督这是要领兵进益州吗?”刘焉之子刘范一愣,赶紧出列!

    嗯,刘焉之子刘范刘诞正是在朝廷任职,刘范为左中郎将!

    要知道,董杭可领着十数万大军呢,这是明着追击马超,其实是图谋益州啊!

    “大都督这是要把西凉残部斩尽杀绝!”董卓说道。

    “相国,我父可是一直忠于朝廷的,十万大军如果贸然进入……”

    “相国三思,万不可让大军进入益州!”

    ……

    百官公卿都在劝啊,这有的的确是在真的保益州,另外的则是怕董杭再得益州,这西凉之地都已经被董杭打下来,估计以董杭的智慧,西凉之地已尽握在手中了吧。

    这一点,百官公卿是深有体会,看看长安的周边吧,董杭虽不在,可是谈论董杭者,却是数不胜数。

    “禀相国,大都督入不入益州,并不是由大都督决定的,而是益州牧刘焉不能收留马超!这是由益州牧决定的。”贾诩奏道。

    “诸位听懂了吧!”董卓说道。

    王允和他的学生们相互看了看,这心中啊,就又有主意了。

    下朝以后,王允府。

    “老师,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能有什么看法?董杭以追击马超的名义,实则是图谋益州,这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试问,马超又怎么能从他大军的包围中逃脱,若真能逃脱,那只能说明董杭根本没有领军之能,你认为董杭是没有领军之能的那种人吗?”王允说道。

    “从他袭涣城,围莫山,破望县,亡张义,在征西之战中,又恩威并用,一打一抚,让西凉八部土崩瓦解,打的马腾十万大军只余五千骑!”

    “你说的不错,若这样的人没有领兵之能,我想天下能胜董杭的,也只有那么数人而已,所以这马超也必定是被董杭放走的,他就是要这样的借口,带兵入益州。”

    “若董杭真得了益州,那凉州益州岂不是都会落入董杭的手中,横跨凉益二州,那天子当政之日将遥遥无期。”孙恒叹道,这越和董杭斗,越觉得心惊,现在他甚至有这样的一种感觉,董卓掌控朝廷都可怕,可怕就是像董杭一样,他甚至比董卓还难缠。

    最主要的是,董杭可有平天下之志,试问,这种志向应该是天子该做的,而董杭却帮天子做了,这意味着什么……

    “未必!”王允说道。

    “老师何意?”

    “董杭即然想要益州,给他又何妨,就算马超入了益州,董杭也会谨慎行事,他必不会轻进,所以我们就帮他一把,让他有足够的借口,并且不顾后果的打进益州,让刘焉给我们拖住董杭的大军,我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在长安起事,另外董杭如进益州还有一桩好处。”王允笑道。

    “老师,什么好处?”

    “蜀道难进,同样的,蜀道也难出!只要扼汉中要道,就会将董杭困在益州。而到那个时候,只要朝廷被我们掌控,那董家将失去奉天子令诸侯的优势。还政于天子之日,可期。”

    “高!”孙恒叹道。

    “可是老师,长安现在都是西凉军,我们怎样翻盘?”

    “能助我们杀董卓的只有一人!”

    “老师说的是吕布?”

    “正是吕布,也只有他杀了董卓,长安才能尽归于我们手中,要知道守长安的都是吕布的旧将,虽然现在长安兵权都是董杭的手中,但是惟有吕布才能号令这些人。我观察了很久了,不论是董卓还是董杭都在防着吕布,所以吕布此人,可用。”

    “对呀,老师,用吕布杀董卓,也可以免除了老师要独霸朝政之嫌。”孙恒目光一凝。

    “明白了吧,虽然董卓现在在天下人面前表现的忠义,可是他一旦身死,那西凉军必然土崩瓦解,董杭远水难救近火,我们双管齐下,大事必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