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创立报刊的想法-《带着商店到春秋》
第(3/3)页
站起身,赵安笑眯眯地说:“走吧,和我去办一件事。”
……
晋阳城。
赵丹府邸里,十分热闹。
赵丹正和他的家臣摆着宴席,饮酒作乐,一旁还有舞姬在跳舞助兴。
家臣举起酒,面对着赵丹,恭喜道:“主上,如今赵安的造纸术,我们已经得到了,可以生产大量的纸。我们在邯郸的人,很快也会将弄清楚赵安的制盐法!到时候,我们生产的不苦的盐便会取代赵氏之盐,再度风行,钱财源源不尽。”
赵丹点了点头,想起造纸术,眼里有些阴翳:“也不知我那侄儿,从哪里学来的造纸术,看样子这些天赚取了不少钱财。”
家臣笑着道:“主上,赵安小人,不足挂齿,不过有些小聪明和运气,才得到造纸术,但可惜,此人丝毫不动经商之道!所做一切,都是为主上做嫁衣!”
另一位家臣附和道:“不错,太子安竟然向低等贱民卖如此低价的精品盐,也不知是不是脑子坏掉了!毫无生意头脑,这种人若真当了国君,微臣真是牙都笑掉了。还好,我们得到造纸术,现在我们一下开数十家纸坊,造纸的数量比赵安多了几倍!”
赵丹听着这些家臣的话,哈哈大笑。
他这里的家臣很了解他,都支持他取代赵安,做赵国下一任国君。
这些有造反意味的话,完全是这些家臣自发的,不过老实说,他很受用,特别喜欢听,就没有多说什么。
这样一来二去,家臣在言语上更是肆意,拍马屁拍得飞起,好像赵丹不做赵国国君,那是有违天伦。
“哈哈,我侄儿就是年幼了些,经验不够,但也没那么不堪吧。”赵丹脸上满是笑容,笑着道,“你们这些人不实诚!”
“哪里不实诚,和主上一比较就差远了!”
“正是,乳臭未干的小儿,哪懂治国之道?”
众官员阿谀奉承。
赵丹听了这些话,脸上的笑意更止不住了,现在他开了数十家纸坊,相信足以这些日子以来在盐业上的损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