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去当兵-《人生旅行》
第(3/3)页
“是我是我,老人家,就是我啊!”老师听见奶奶还记得自己,很是高兴,“当年我在村小支教,那时袁长文才刚刚上一年级,我一直把他带到五年级,正好那时村小翻新,又来了好几个老师。我就去镇上,教高中。没想到,老人家你还记得我啊。”
奶奶笑笑:“记得哟,记得哟。”
老师:“老人家,我一直很看好袁长文,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看真是这样,袁长文不仅学习成绩不错,在生活方面也是自力更生,比那些城里的孩子好多了。袁长文只要继续读下去,将来肯定是个大学生。我今天来,就是想让袁长文回去继续上学,这才开学半个月,落下的知识还能补回来。”
奶奶一边听一边笑,有人夸奖她孙子,当然高兴啦。
老师见奶奶没回答,只好正面问:“老人家,你看,让袁长文明天去上学,可以吗?”
“我不去上学!”
奶奶还没回答,灶台边的袁长文则率先表态。
“文狗子,跟老师好好讲话,过来坐着。”奶奶笑笑,招招手,示意袁长文过来,“馨崽子,去把饭做了。”
“哦。”里屋传来袁长馨的声音。
老师看看坐在那的袁长文,问:“袁长文同学,你为什么不想去上学?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农村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一般孩子不上学,都是家长要求的。本来,老师也以为是袁长文的奶奶,让袁长文回来做农活,才阻止他上学的。
可现在看来,貌似袁长文自己不想上学?
袁长文撅着嘴,没说话。
老师只好开口劝道:“袁长文啊,老师从小就带着你,我很清楚你的性格。你跟别的小孩不一样,他们只是模模糊糊,懵懵懂懂来上学,老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你不一样,你充满了好奇心,你会问‘我俩看到的蓝色,是同一种蓝色吗?’,‘地球围绕太阳转,不会被吸进去吗?’我以前一直强调,要走出大山,你不是想去老师的家乡上海么?你不高考,怎么去上海!你怎么就不去上学了呢?”
袁长文咬咬嘴唇,听着老师的劝解。
老师:“你不去上学,就没法考大学,你以后能做什么?难道永远种地吗?你说你想去看看海滩,去看看沙漠,想去看看摩天大楼到底有多高。这些,就都没有了啊。你如果不去上学,这些就离你而去了啊!你要是去上学,坚持最后一年,凭你的成绩,肯定能考上大学,到时候你就离开镇里,不止是永兴镇,你甚至要去市里才有大学。那个时候,你能看到什么东西,找到一份工作,你的眼界就会很开阔,而不是仅仅这一亩三分地。”
老师说得口干舌燥,也不管茶水苦不苦,几口便喝完了。
奶奶看着老师喝光了茶水,笑着说:“也对,也对。”
老师:“老人家,你也劝劝你孙子啊,这可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啊!”
奶奶呵呵一笑,转过头,对袁长文说:“文狗子,你都十七岁了,是个大人咯,你爷爷在你这么大时候,都有你大伯咯!奶奶不插手你的事,因为你是大人,要自己拿决定。奶奶去看看,馨崽子的菜切好没?你去给老师添点水。”
说完,奶奶便起身,走向灶台。
老师眼角抽蓄,老人家,你这是哪门子的劝啊!
老师一把拉住要起身的袁长文,说:“袁长文,不着急添水。你告诉老师,为什么不去上学?这些道理,我在很早以前就给你讲过,而且不止一次,每次你都保证要好好读书,确实,你的成绩一直没下去过。但这次,怎么就突然不上学了呢?”
袁长文没说话,只是想起大半个月前,老爸该打钱的那天。
“长文啊,长馨在吗?哦,不在啊,嗯,不在最好,爸有话给你说……嗯……你这马上明年就要考大学,你妹妹也跟着要读高中……嗯……爸知道你俩成绩都不错……嗯……家里钱不多,你俩只能一个在读书……嗯……你妈受伤了,不严重不严重,只是暂时不能上工……你考虑下,你是家里的老大,是你不读书,还是长馨不读书……我明晚再打给你,你想下。”
想什么?跟老爸据理力争,想要考大学,想要走出去?
不不不,家里的情况,两兄妹比谁都了解,当城里的小孩通过撒娇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两兄妹早已默默开始承担家里的责任。除了奶奶有点扶贫收入,每个月大约300元,剩下的收入全靠父母在外务工。妹妹要上高中了,不再是义务教育,自己也要上大学,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父母在外务工,也是要开销的,如果两人都有收入,自然可以用一个人的工资,存一个人的工资。但现在老妈不能上工,虽然老爸说不严重,事实上肯定很严重,严重到老爸不得不停下我们一个的学习支出。
恨?埋怨?不甘心?
这些情绪早已被农村的环境,磨灭了。剩下的,就是要在这个事实下,找到最好的方式,也就是,妹妹读书,还是自己读书?
其实,答案早就有了。
让妹妹不读书,做农活,嫁给隔壁村儿里,生小孩,继续做农活,再生个小孩,然后再继续农活……
不可能!
妹妹是世上最好的女孩,怎么可能就这样度过余生!
妹妹要像老师家乡的女孩子,漂漂亮亮,捧着咖啡,手指甲画着简单的色彩,嘴角上扬,站在不同的背景前,留念拍照……
看了眼正在添加柴火的妹妹,那背影更加坚定了袁长文的决定。
“对不起,老师,我要去当兵,所以不用读书了。”
老师:“当兵?!这个时候去?!你怎么突然想着当兵啊,你从来都没有说过这事呢?”
袁长文尽量用轻松的语气,说:“男孩子,就是要当兵,保家卫国,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老师:“我不了解你吗?我从小学开始,就是你的老师,你有什么想法我不知道?高中的时候,我办公室有电脑,你看过一丝关于军事的信息?袁长文,谁教你撒谎的!”
袁长文:“没撒谎,老师,人是会变的。这不是老师常常告诫我的吗,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突然想当兵了!”
突然?
确实很突然,老爸第二天打电话来说,自己有个战友,在部队混得不错,今年要到县里来征兵,正好自己不上学,去当兵锻炼锻炼也好。
也好?
自己能说不好吗?
不过,至少妹妹能继续读书,按照妹妹的能力,肯定没问题。到时候我当兵的津贴,可以寄回来,妹妹也不需要操心生活,可以多吃点。
老师看着袁长文,慢慢明白了,这么多年的农村支教,老师早已不是当初一腔热血做事的上海小青年。稍微想想,就明白袁长文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没钱,这就是袁长文家里发生的事情,或者不是发生,而是一直存在的事实。
老师:“唉……袁长文同学,如果没钱,我们可以申请助学金,向县里申请贫苦生减免学费,这样,你就可以继续读书……”
说着说着,老师也不说话了。
这些话,也就是说说,老师从高一开始,就替袁长文申请助学金,连续两年都没消息,反而是那些不需要这笔钱的孩子,得到了这个名额。老师来自上海,这些小道道也许农村妇人不了解,但自己还不明白吗。
袁长文,没机会了。
老师慢慢站起来,鼓励道:“既然要去当兵,那就好好干!还记得古文讲过,大势所趋,非人之力,不畏不惧,英雄也!”
老师使劲拍拍袁长文的肩膀:“还有几个月,好好教教你妹妹,算是提前给你妹妹打基础了。”
说完,老师给奶奶打个招呼,离开了。
长馨只是坐在灶台边,没有回头跟老师说再见。
妹妹难道不知道哥哥的梦想?!每次哥哥给自己讲解难题之后,都会超开心的跟自己讲在老师电脑上看到的景色,看到老师家乡女孩子的穿着打扮,每次哥哥都会意气风发的说,要努力读书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去看看这个地球是什么样子,要带着妹妹去不同的地方。
哥哥压根儿就没想过当兵的事!
整个房间里,也只有火焰,在欢快的跳动。
火花映着,却是妹妹满脸的眼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