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到百日,我国的天碗作坊制造出来的天碗就比罗马帝国的天碗品质好!” “真是神奇的宝贝。” 众人包括波斯国的大商人都站了起来,如同看到绝世大美女一样目光痴迷的瞧着大唐国自制成功的这一只天碗。 白步海忍不住又站了起来,热泪盈眶的激动道:“我国竟是真的制造出天碗了!” 这是一个比刚才罗马帝国的天碗直径大一倍的天碗,明显的透明度要高、绿色杂质要少。 又一名穿着七品绿袍官服的太监出列,把双手捧的漆盒小心翼翼的放在桌上,然后打开,先戴上了极品白色丝绸制的手套,而后取出里面的一物,特意放在了产自罗马帝国的天碗旁边。 马珞书的目光从这只天碗上收回来,平静了一下心情,一挥大手,自豪的高声道:“下面展示我国由天碗作坊制造成功的第一批御赐天碗。” 绿袍太监仍是把这只天碗放回原处,而后站于后面等候马珞书吩咐。 李南瞟了一眼这只天碗,目露蔑视光芒。 众人发生一声声的赞美,有几个官员甚至看得痴了流下了口水。 “好宝贝,今个可真是开了眼界。” “天碗真是极好看,难怪价值连城。” “慢点走,老夫都没瞧清楚。” “你走那么快做甚!” 那名绿袍太监便从桌下取出一个托盘,将这只天碗放在盘上,然后绕着五十人走了一圈。 马珞书一抬手,“来人,将此物展示一圈。” 到了第五排,白步海等十人干脆都站了起来,就这样也无法看的真切,一个个急得跟猴子一样抓耳挠腮。 第二排的十人抬起屁股瞧看,第三排的十人就叫唤前面的人坐下来挡住视线了。 坐在第一排的众人眼睛都瞧直了,有名年迈的巨商甚至激动的站了起来要走过去瞧看,被两名御林军走至阻拦。 马珞书肃容道:“当年,庶人李动花了黄金五万两,送了南北地美女共二十人,又给了罗国帝国种种好处,才得到的一对天碗。此碗就是一对天碗中的一只。” 这只天碗被一名官职七品的绿袍太监从漆盒里取出,放在铺在桌子上静静的展示。 首先展示出来的却是多年前罗马帝国赠给大唐国的天碗。 李南朝马珞书点头示意之后,后者宣布御赐天碗展示拍卖会正式开始。 众位官员低声议论,有些人目光里还带着几分妒忌。 “此人曾当过许多年的官奴,浑身的铜钱臭味,一进来就跟那些商人打招呼,根本不把我们这些同朝为官的同僚放在眼里。” “太子为何不从户部选官员主持御赐天碗展示拍卖会?” “马族衰落,竟是已经穷到靠卖鞋子维持生际。” “听说他在长安开了几家铺子,专卖鞋子。” “马族长官职正四品,只是文散官,从来不上早朝。我们都没见过他。” “原来是陛下册封的马族族长马珞书。” 红袍青年官员走至场地中央,面朝众人,朗声道:“在下马珞书,奉太子之令主持本次御赐天碗展示拍卖会。” 在场的官员纷纷议论此人的身份,谁知坐在第一、二排的大唐国巨商竟是纷纷朝此人点头打招呼。 “我没有见过此人。” “这人瞧着面生,他是谁?” 众人的目光的均是落在红袍青年官员的身上。 最后走进来的是一个身着红色官服神采奕奕的英俊的年青人。 轻快的宫乐奏起,十几个有着官职的太监穿着绿、红色的官服双手捧着一个黑色雕祥云图案的漆盒陆续进入。 李南目光炯炯有神,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坐下,而后坐在了第一排的最左边特意搬过来的太师椅上。 众人均起身口呼,“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吉时到,东宫之主李南头戴金冠,身着明黄色绣四爪金龙的太子朝服,由八位宫人及御林军开道走至。 “侯爷,你气色看着真不错。恭喜海老国公爷昨个记入史书。” “侯爷,坐在你后面的波斯帝国的商人就是白太师的亲家。” 海英峰扭头瞟了一眼坐在最后位置很偏僻的白步海,轻哼一声,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着坐在两旁一脸讨好的巨商的问话。 “白太师今个上朝是不是等着陛下赐婚?” “是。太有福气。这等的大福气,只有白太师的状元孙子承受的起,你我的孙子可承受不起。” “一个二公主,再来一个外国庶女,白星凡可真有福气。” “这事宫里已经人人皆知,就等着陛下下旨赐婚了。” “咱们声音小一点。别让白太师听着生气。” “啊?怎么又变成要娶二公主?” “我可是听说白星凡要娶的人是二公主。” “这都是小事。听说有个波斯商人的庶女在城门前对出了白太师嫡孙白星凡出的上联。白星凡必须得娶这个外国庶女为正妻。” “八百亩籽瓜地一颗籽瓜没有结出来,两万多白银打了水漂。” “听说白太师不是病了,而是被气的。” “白太师只捐了六千两银钱,正好排在第五十名。” 此时,他不想跟任何人说话,而在闭目养神。 白家的白步海昨个早朝都没上,今个为了能参加这个千年难遇的展示拍卖会,抱病上了今个的早朝,然后现在坐在第五排的最把边的位置。 众人环视四周,坐在第一排、第二排的除去海英峰,竟然都是巨商,其中还有一个是来自外国波斯帝国的巨商。 一排坐十人,五排正好能坐五十人。 海英峰与两个大腹便便的商人就坐在第一排的正中间,离展示台铺着红绸的桌子距离不到一丈。 众人都是头一回参加拍卖会,十分好奇,在座位上坐下之后,才发现,捐款的排名越靠前就离展示台最近,越是好位子。 “请大人请按照入座。”负责引路的宫人把五十人先后带到座位。 转眼到了次日的下午申时初(15点),东宫偌大的宴宾殿。 这一晚,长安又有许多的权贵人家难以入眠。 尤其是刘山佑,还为了制造天碗跟工部尚书张晖大打出手,结果都没有资格参加御赐天碗展示拍卖会。这人都丢到姥姥家去了。 两位尚书面面相觑,悔得差点抱在一团痛哭。 “朕若应了你们,就得应了别人。好了。你们都退下。朕要就寝。”李严话毕就起身,目光戏谑,嘴角上翘的离开了。 可又不能说我们家有的是银钱,只是看别的府捐不多,这才只捐了三千两白银。 一番话把两位尚书说得又羞愧又尴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