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道格·柯林斯说出那句结语的时候,詹姆斯就在他的不远处。 对詹姆斯而言,今晚这场比赛不会困扰他。 外人可能永远也不知道第二次与超音速交手时,最终击败于飞对他来说有何重大意义。 他们只会讲述那些老生常谈的事情。 没错,击败于飞很重要,但他们真的理解这件事的重要性吗? 那是魔咒与梦魇,当你可以战胜其他人,却长期败倒在同一个人面前的时候,那个人就会成为你的心魔。 詹姆斯最大的恐惧是,他抛下一切来到洛杉矶与科比联手,如果最终还是无法战胜于飞的话,该怎么办? 那场胜利让他体会到了战胜于飞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初体验。 有了初体验,之后就好办多了。 詹姆斯不会把今晚输给超音速的比赛看作另一个失败。 他知道他们之间的胜负最终需要到季后赛才能分出。 因此,柯林斯的话在他听来,不过是一个媒体人趁机制造噱头罢了。 詹姆斯知道柯林斯是乔丹曾经的教练,更知道此人曾经多么迷信乔丹。 但现在,他与乔丹已经划清界限。 因为他在“gaot”论战中旗帜鲜明地站在了于飞一边。 每当提起这个人,乔丹都有一种“我身边有太多像道格·柯林斯这样两面三刀的小人”的表情。 他背叛乔丹不够,还想恶心自己? 詹姆斯向他走去,“道格,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失败吗?” 柯林斯微笑道:“勒布朗,你有什么见教吗?” 詹姆斯说:“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失败。” 柯林斯调侃道:“你确实知道。” 柯林斯的意思是,你就是体育界着名的失败者。 他的身上有一种媒体人自带的傲慢,虽然詹姆斯的行业地位远高于他,但他已经是公认的于派人士。 因此,对待詹姆斯这个公认的于飞仇家,不必太在乎对方颜面。 可是,如果你以冒犯他人为工作的话,就要做好被别人冒犯的准备。 詹姆斯看着柯林斯,伤人地说道:“真正的失败应该伴随人的一生。比如你,道格,我猜,伱至死都不会忘记你在慕尼黑代表美国队输给了苏联。” 对柯林斯来说,这绝对是真实伤害。 那是他内心深处的伤疤。那支在慕尼黑惨败的美国队没有人承认自己是亚军,也没有人接受最后的银牌。 詹姆斯突然送出一个暴击,让柯林斯勃然大怒。 “你以为你是谁!”柯林斯怒吼道,“你觉得你知道什么!年轻人,别谈论你不了解的事情!你没有资格评价那届奥运会!因为你是被美国队除名的人,你这个坐享其成没有资格去质疑那些为国而战的勇士!” 这场面很难称得上体面。 詹姆斯并不想和柯林斯公开对喷。 虽然他的形象已经很差了,但这么做只会给未来的形象重建工程增加难度。 假以时日,等他在季后赛里击败于飞,他希望人们就像铭记解禁复出的穆罕默德·阿里再次成为拳王那样记住他。 那将是他实现翻身的时刻。 在那之前,他不能给人留下不尊重前辈的印象,更不能妄议美国篮球历史上的耻辱。 他不再回应柯林斯,就像得胜一样向球员通道走去。 与超音速的三番战以这样的方式落幕绝不是湖人队事先能预想到的。 他们知道自己在四号位上有劣势,也知道波什的复出会给他们带来很多麻烦,但他们真的没想到波什会直接在场上游龙。 菲尔·杰克逊在更衣室里如此总结道:“克里斯·波什的爆发不会是西雅图的常态。” 但是,波什在四号位上的优势已经肉眼可见。 科比无法容忍比赛被这么搅局。 如果不是波什爆发得太突然,湖人从上半场开始就背负追分压力,下半场更是没绷住,一溃千里。 “弗莱和kd都是很棘手的对手。”科比说,“我们不能在四号位上分心,我们需要一个有影响力的四号位。” 这一点,杰克逊也清楚。 湖人的内线储备严重不均衡。 五号位有小加,替补五号位有拜纳姆和大z。 这已经不是一句板凳深度可以概括的了。 这是奢侈的中锋储备。 尤其是杰克逊在打强队的时候,有死糙小加的习惯,这让拜纳姆和大z看起来就像严重溢价的装饰品。 大z是跟着詹姆斯来的湖人,薪水很低,当替补用正合适。 拜纳姆却是湖人实打实花了一份顶薪合同强行锁住的,可现在他每场只打十几分钟,拿的却是与科詹等人差不多的合同。 湖人队不怕花钱,但随着超音速四号位的优势赢下一场比赛后,科比对于球队用拜纳姆作为交易主体补强四号位的愿望激增。 可球队的老人都知道,拜纳姆能不能上交易桌,取决于管理层的掌控者——小老板吉姆·巴斯。 小巴斯每次见到拜纳姆,就像《新三国》里的曹操看见长坂坡的赵云一样,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我爱死他了”的喜爱之情。 这也难怪,拜纳姆既年轻又有天赋,而科比已经是三旬老汉,詹姆斯这个外来户是否会扎根洛城还不好说,作为一个还没坐稳位置的小巴斯轻易不会交易拜纳姆。 问题就在那里,谁都知道正确选择是什么,连拜纳姆都希望被交易。 但这始终是个问题。 没有人能给科比一个肯定的答案。 “科比,你去哪?” “接受他妈的媒体采访!” 科比怒气冲冲地回复。 詹姆斯依旧稳如泰山地坐着,直到大z问:“你不去吗?” “不急。”詹姆斯说道,“再等等。” 詹姆斯有个习惯,那就是每次打完比赛都要最后一个前往媒体访问室接受采访。这个习惯让他得罪了不少记者。 记者们觉得他太喜欢摆谱了,而对詹姆斯来说,这就是他想要的。 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有一种需求,或者说,每一个被至亲抛弃的人,都有一种从不言说但全无保留的需求。 他渴望被人需要。 但当那些渴望得到他的人无法满足他的野心,他同样会把这个群体当作燃料,成为“特别直播节目”的硝烟。 第(1/3)页